第12章
韩佐此时跪在地下,内心不断打鼓,不知道接下来萧让要对他做出何样惩罚。
啪!
萧让拍响龙书案的声音,惊得韩佐魂不附体。
“既然如此,朕虽不追究你与乱臣张载之间的牵连,但是官降三品,择日往南岭平原府候任补缺吧。考虑到韩卿本为京官,虽去了以后,官居从三品,但亦可享受原有之待遇俸禄。”
扑通!
韩佐当即摊软在地上。
降职是小,南岭自古乃为蛮荒之地,此去山高路远不说,一路之上山盘盘踞,韩佐能不能平安上任都是两说,就算他能捱到平原县,也只是候候被听封的闲官。
南岭多瘴气,多少发配之人,都客死异乡。
韩佐心有不甘,不肯轻易就范的他,蓦地起身。
“陛下也说,微臣乃位列九卿之要臣,想要发配微臣,怕是要经过内阁商议决定。”
萧让点头。
“韩卿既然说商议,很好!那大家就坐下来商议一番,不过适才韩卿亲口所言,曾与犯上作乱的张载有诸多牵连,商议过后的结果是什么,朕无法向韩卿做任何保证。”
韩佐这才意识到,他这次自己把自己绕进去了,此时内阁众人,就算有其党羽,又有何人站出,替他说话,吓得他当即改口。
“微臣领旨谢恩,这便收拾一番,即刻前往南岭候补!”
说完韩佐自顾告罪退下。
他一边出了永安殿,心中却暗道一声。
“你这废帝,还是太过年轻了些,你以为将我革职发配,就可以救出牢里的人,真是天真!没有老夫印鉴,就算你是当今皇帝,老夫那些手下,也不会放人!”
韩佐坚信,要不了多久,萧让必然后悔。
大梁若是离开了他,整个朝廷的律法管理,都将陷入瘫痪。
当初大梁开国皇帝,唯恐后世子孙倚仗皇族身份,扰乱律法,设立大理寺卿后,就给了这个部门绝对的权利,王权亦不得干涉大理寺执法!
这些百官虽然也清楚此点,但是他们多半还是抱有观望心态。
这次萧让若能轻易解决此事,他们自然就会收敛。
更多的人,都在堵萧让无法把关在牢中的楚文才等人放出。
百官正想着心事,萧让下达旨意。
“何人愿与朕,同往大理寺?”
百官都想着很快看到结果,闻听之后纷纷跟随。
“臣等皆愿与陛下同往!”
萧让虽知百官心思,却假意大喜,带领百官移驾大理寺。
不多时,百官簇拥下,萧让来到大牢,才到门口,就被狱卒拦下。
“来者何人,可有韩少卿的手令印鉴,无印鉴者,免进!”
这狱卒一脸的义正言辞。
身后跟随的大臣,纷纷站出高喝。
“大胆,此乃当今天子!”
一边高声喝斥的同时,有人意识到哪里不对。
“陛下方才不是说,他来过此地吗,为何这狱卒竟还要相拦,而且据我等所知,此时并非换岗之时?”
“不好,陛下前面是与我等用了计策,韩佐还真倒霉透顶,身为大理寺少卿,当时竟也未识破陛下计谋。”
萧让虽然用计,韩佐若不是先成惊弓之鸟,事情也未必如此顺利。
此时的百官,心中愈加感觉得恐惧。
他们完全不敢相信,这位皇帝陛下在前不久,还是一个孱弱无能,几近任人摆布的昏聩之君。
判若两人!
但是更令人想不到的是,那狱卒听后,除了起身行礼,依旧不肯放行。
“陛下恕罪,小人职责所在,不见印鉴,即便天子亲临,亦不敢放行!”
韩让对这名狱卒,瞬间有了兴趣。
这样的人,虽然生性执拗,但是往往也更加忠心不二。
“平身吧,告诉朕,你的名字。”
“小人忤逆陛下,不敢平身,回陛下的话,小人叫做崔平,请陛下降旨赐罪。”
萧让听罢只是轻轻一声。
“朕,命你起来!你在此地恪尽职守,又何罪之有!既然你说,没有印鉴不得进入,那么天子印鉴与少卿官印,哪个为大?”
这一幕看呆了所有人。
无人想到,在朝堂上对文武大臣不吝展现杀伐果断的萧让,竟轻易赦免了一名狱卒。
叫崔平的狱卒当时也懵了,他不敢相信自己竟这样被赦免了,他一脸诚惶诚恐的样子,声音有些颤抖。
“回陛下,当然是天子印鉴最大。”
萧让放声大笑。
“好,既然如此,朕可以进吗?”
“朕今日不但要进,更要把无罪之人,一一放出!”
“虽然大梁开国之时,就许了大理寺特权,王权不得干预大理寺执法,但是朕却有权利罢免阻挠之人!”
萧让声如洪钟,响彻牢房每个角落。
牢房里面的守卫,此时哪个敢不放人。
“不知陛下要释放何人,吾等皆遵陛下旨意行事。”
跟来的大臣,没想到萧让轻而易举地就将此事化解,还未回过神来,萧让的举动,更是令所有人都惊掉下巴,他竟当场降下旨意,这个叫崔平的狱卒,往后就跟在他的身边,当他身边近卫。
一名普通狱卒,摇身一变,竟成了皇帝近卫,简直难以想像。
萧让一边降旨,当众宣布。
“凡真正恪尽职守,又对我大梁忠尽不二者,不管身居何职,哪怕凡夫走卒,朕亦不会令其埋没!”
整间牢房,瞬间沸腾了,山呼之声,此起彼伏!
......
另一方面,京都郊外。
冯无极看着属于自己的万顷良口,有种说不出的感慨。
“难道这一望无垠的良田产出,竟要全归了那废帝所有?”
“本相绝不答应,绝不!”
正在感慨,手下一名贴身侍从上前献计。
“相国,依小人之见,那废帝虽然伏诛张载,但是手中一无兵权,二无钱粮不说,朝中百官此时,又有几个不是相国您的亲信,此时不如借机发兵,里应外合之下,一举击毙这废帝,相国取而代之,岂不美哉。”
“相国若是担心名不正言不顺,我们发兵之前,可提前通知宫中卧底,悄悄盗走传国玉玺,那时相国手持天子信物,振臂一呼,何人不从?”
不得不说,这名侍从替冯无极已经想得非常周到。
冯无极听后,正要点头同意,一番思忖后,当即摆手。
“此事万万不可,张载被诛,就是折于这点,他认定了这废帝手无玉玺,结果突然皇后冒出,才导致满盘皆输,所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,不然重蹈他人覆辙,反为不妙。”
小说《历史:满朝奸臣逼我退位》 第12章 试读结束。